News

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

【移居日本實務Q&A系列】-【生活融合篇】4

發布日期

2025/08/05

Q20:我可以歸化日本嗎?會喪失台灣國籍嗎?   

簡要結論:
可以,但須符合日本《國籍法》所規定的歸化條件,並完成嚴謹的審查程序,包括多項文件、面談、語言確認及稅務調查。日本原則上不承認雙重國籍,一旦成功歸化,原則上須放棄台灣國籍。此決定影響重大,請審慎評估家庭規劃、法律義務與未來生活布局。


一、什麼是「歸化」?與永住有何不同?
「歸化」(帰化)是指外籍人士經由申請,取得日本國籍,從而變更身份為日本人,與單純的居留資格(如永住)不同。

 永住與歸化的差異:
  • 永住權(永住許可)
    • 居留性質:外國人身分,享有永久居留權
    • 國籍:保留原國籍
    • 護照:使用原國籍護照
    • 公民權(選舉):無
    • 簽證更新:不需
    • 子女身分:配偶與子女須另辦家族簽證
  • 歸化(取得日本國籍)
    • 居留性質:成為日本國民,取得戶籍
    • 國籍:須放棄原國籍(如台灣國籍)
    • 護照:換發日本護照
    • 公民權(選舉):有,享有完整公民權
    • 簽證更新:不需
    • 子女身分:可一併歸化或自動取得日籍
???? 歸化申請的主要條件:
  1. 居住條件:原則上需在日本連續居留滿5年以上(部分情況為3年)
  2. 年齡:申請時年滿20歲以上
  3. 品行良好:無重大犯罪紀錄、行政違規、交通罰鍰等
  4. 生計能力:具穩定收入,或配偶/家庭具備支持能力
  5. 放棄原國籍:須承諾放棄台灣國籍
  6. 遵守憲法與法律:不得參與反社會、暴力或違憲活動
 
二、歸化申請的主要條件(以一般成年人為例)
根據《日本國籍法》第五條,歸化需滿足以下基本要件:
  • 連續居住滿五年以上:持合法在留資格,長期在日穩定生活(部分情況三年可申請)。
  • 年滿20:並具有完全行為能力。
  • 品行良好:無犯罪紀錄、無行政違規、交通罰鍰等不良紀錄。
  • 經濟自主:具有穩定收入或家庭有足以維持生活之經濟基礎。
  • 願意放棄原國籍:原則上須在申請通過後辦理台灣除籍(外交部駐日代表處處理)。
  • 承認日本憲法與法律體系:不得有反社會或暴力傾向。
若申請人配偶為日本人、本人出生於日本或具特殊貢獻,可申請「簡易歸化」,條件較寬鬆。

三、申請流程與審查所需時間
  1. 預約諮詢(至法務局)
    初步審查身分、稅務、居留紀錄、收入情況等。
  2. 提交申請文件
    包括住民票、戶籍謄本、在留卡、護照影本、納稅證明、勞保紀錄、家庭構成圖、自述書等。
  3. 進行數次面談與訪查
    包括日語能力確認、家庭訪查、動機與就業狀況說明等。
  4. 審查時間
    通常6個月至1年半,複雜案件或補件不齊者時間更長。
  5. 核准後編入日本戶籍
    並辦理台灣戶籍除籍、放棄台灣國籍及換發日本護照。
​​​​​​​
四、我會失去台灣國籍嗎?
是。日本不承認雙重國籍,台灣亦有明確規定歸化他國即喪失中華民國國籍
  • 台灣《國籍法》第11條:取得他國國籍者,應辦理喪失中華民國國籍登記。
  • 歸化者無法保留台灣護照與戶籍,亦無法再享有健保、投票、公職任用等權利。
  • 日後如需返台,可申請「探親簽證」或「僑民居留」等特殊類別。
​​​​​​​
五、常見誤解與提醒
  • 誤解:「永住就是等於歸化」
正解:錯。永住只是永久居留權,歸化才是改變國籍。
  • 誤解:「孩子在日本唸書,我就一定能歸化」
正解:錯。審查仍以申請人本人條件為主。
  • 誤解:「年收入不高就不能申請」
正解:不完全正確。只要能穩定維持生活,有配偶或家庭支持亦可。
  • 誤解:「我不會寫日文,應該會被拒」
正解:不一定。會審酌日語理解與整體條件,並非唯一標準。
  • 誤解:「拿到日本國籍就永久有效」
正解:錯。如涉重罪、提交虛假資料,仍可能被撤銷。

六、律師建議:歸化不是升級,而是身份重構
我們協助過許多客戶從「永住」思考是否「歸化」,通常會從以下三個問題開始評估:
  1. 你是否希望與日本社會更深連結?
  2. 你是否希望孩子擁有日本教育、就業與選舉的完整權利?
  3. 你是否規劃退休或長期生活在日本,並以此為最終落腳點?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歸化是自然且合理的選擇。它象徵著你不只是旅居者,而是準備真正成為「日本人」。

結語:歸化是你與日本社會的雙向選擇
​​​​​​​

這不只是法律程序,而是一份信任契約。日本社會雖不易親近,卻高度重視誠信與承諾。
當你願意遵守制度、穩定生活、貢獻社會,日本也會在某天正式對你說:「歡迎成為我們的一份子」。
 

Back